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校园讲座 >> 正文

讲准字【2022】第242号:大运河与镇江流寓文化

编辑:秦少隽 时间:2022年10月17日 16:00 访问次数:

讲座报告主题:大运河与镇江流寓文化

专家姓名:王勇

日期:2022-11-02 时间:14:30

地点:三江楼501

主办单位:文学院

主讲简介:王勇,江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,文学博士。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、江苏省语言学会理事、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、镇江市《三国演义》学会副秘书长、镇江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、连云港市作协会员。主持市厅级项目4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项目多项。合作出版著作3部,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,散文20余篇,诗词数十首。研究专长: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语言与文化教学与研究,研究重点是江苏(镇江)区域文化。

主讲内容简介: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,2014年被列为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是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,处于长江、运河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点,山水环绕,风景绝佳,是历代游宦、文人流徙、寓居的理想之地。隋唐时王湾、李白、李绅、许浑、权皋、张祜等游寓于此,齐、李德裕、项斯等仕宦于此;宋元时柳开、范仲淹、许元、叶梦得、蔡、辛弃疾、吴潜、萨都剌等为官于此,柳永、石延年、沈括、苏颂、米芾、俞希旦、苏轼、佛印、宗泽、岳霖、周孚、陆秀夫、俞希鲁等流寓于此;明清时海龄、王仁堪、查文清等为宦于此,杨一清、郑板桥、龚自珍、魏源等流寓于此,可谓群星璀璨。他们或行于运河之上,或居于运河之畔,或治理运河水道,或书写运河诗文,为镇江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,影响深远。

欢迎师生参加!


 

上一篇:讲准字【2022】第227号:【美育讲坛】品味宋瓷美学,弘扬传统文化

下一篇:讲准字【2022】第342号:大学生书法素养的养成——领略书法之“美”

Copyright@ 2018-2020 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. 苏ICP备05071359号
地址: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电话:0511-88788636 技术支持:鼎优科技